張毅教授經過多年總結與查閱資料,在“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這條條文中得到啟發(fā),認為面部屬陽明胃經,面部油膩為脾虛,脾氣不能散精于全身滋養(yǎng)五臟形體,而停留于胃浮于面,采用健脾輸精的治則,面部油膩改善明顯。隨后分享了經驗效方:白術、雞內金、茯苓、生曬參、炙甘草各10g、茵陳15、蒲公英15,根據(jù)病情還可加山藥、蓮米、薏苡仁等。如頭屑多,加祛風止癢中藥,如有紅斑則加清熱涼血中藥。
痤瘡、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脫發(fā)等均為油脂代謝異常導致,故能夠有效控制皮質溢出為中醫(yī)治未病思想的體現(xiàn)。教授提出健脾消脂法為解決此病的治療提供可很好的思路,臨床觀察中也發(fā)現(xiàn)對于痤瘡患者運用消食除濕的中藥,可明顯改善面部油膩狀態(tài),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