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都市中,小唐是一位勤勞的“打工人”,但長時間的坐姿和高強度的工作導致了他腰部及左下肢的疼痛和麻木。
小唐:醫(yī)生,最近我的腰和左腿經常麻木疼痛,嚴重時甚至影響我的正;顒!
中小西:您這是長時間高強度工作導致的職業(yè)病,先到醫(yī)院來檢查以下吧!
來院經核磁共振檢測后,發(fā)現小唐的問題出在腰4-5椎間盤脫垂,這是導致他腰部及左下肢疼痛的原因。
醫(yī)院外二病區(qū)(骨傷科)主任洪世順決定采用一種先進的、創(chuàng)傷相對較小的手術方式——椎間孔鏡微創(chuàng)治療,以緩解小唐的癥狀。手術進行得非常成功,術后小唐感覺腰部和左下肢的疼痛明顯減輕,麻木感也得到了改善。
下面中小西就給大家講講腰腿痛和椎間孔鏡!
一、腰腿痛
腰腿痛通常是指同時出現在腰部和下肢(腿部)的疼痛癥狀。這種疼痛可能是由于以下多種原因引起的。
1.坐骨神經痛:
這是一種常見的腰腿痛的原因,通常是由于坐骨神經受到壓迫或受傷導致的。坐骨神經是從腰椎延伸到臀部和腿部的大神經之一。
2.椎間盤問題:
椎間盤膨出或突出可能導致神經根受壓,引起腰腿痛。這種情況可能伴隨著坐骨神經痛的癥狀。
3.脊柱關節(jié)問題:
脊柱上的關節(jié)問題,如腰椎關節(jié)炎或腰椎滑脫,可能引起腰腿痛。
4.肌肉或韌帶勞損:
長時間保持相同的姿勢、重復性運動或急性傷害可能導致腰部肌肉或韌帶的勞損,擴散到腿部。
5.腰椎管狹窄:
腰椎管狹窄是指脊椎管內的空間變窄,可能壓迫神經根,導致腰腿痛。
其中造成腰腿痛最多的原因,就是椎間盤突出癥。解決椎間盤突出癥最微創(chuàng)的辦法就是椎間孔鏡技術。
二、椎間孔鏡技術
椎間孔鏡技術是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技術,常用于治療脊柱問題,特別是椎間盤突出癥(椎間盤膨出)等病癥。這一技術的核心是通過一個細長的椎間孔(7mm)將椎間盤的問題修復,而無需開放性手術。對椎體結構穩(wěn)定性破壞非常小。
1.椎間孔鏡的優(yōu)勢
切口。椎間孔鏡手術屬于微創(chuàng)手術,切口一般在7mm內。
恢復快:椎間孔鏡手術在通道內精細操作,對周圍組織受累小,出血更少,術后4-6小時即可下地活動,一般2-3天即可出院。
并發(fā)癥少:椎間孔鏡手術切口小、損傷小、出血少、手術時間短,因此出現手術并發(fā)癥風險更小。
保留了脊柱正常的運動功能:傳統(tǒng)手術損傷組織結構多,在切除病變后需要安置螺釘固定,犧牲了脊柱的部分運動功能,而椎間孔鏡手術完好的保護了病變周圍的韌帶結構及骨性結構,完好的保留了脊柱的運動功能。
總之,相比傳統(tǒng)開放手術(創(chuàng)傷大、風險高、花費高),椎間孔鏡手術治療大大降低了手術風險和損傷,手術創(chuàng)傷更小、更安全、療效更好。
2、椎間孔鏡的適應癥和禁忌癥
最佳適應癥:旁中央型椎間盤突出、極外側椎間盤突出
一般適應癥:向下游離型椎間盤突出、中央型椎間盤突出
相對適應癥:向上游離型椎間盤突出、鈣化型椎間盤突出
相對禁忌癥:腰椎管狹窄癥
絕對禁忌癥:中度以上腰椎滑脫癥
3.具體手術步驟
第一步:標記
通過 C 臂機透視克氏針確定椎間盤突出節(jié)段并標記穿刺方向。
體表標記
克氏針標記的 C 臂透視影像
第二步:麻醉
第三步:切開皮膚、置入導絲、擴張通道、建立手術通路
穿刺針尖到達上關節(jié)突后,正側位透視位置確認,通過穿刺針置入導絲并移去穿刺針,置入克氏針確定位置,逐級擴張至關節(jié)突外側緣,置入環(huán)鋸套筒行關節(jié)突成形建立手術通道。
以環(huán)鋸及擴張?zhí)坠軐⑹中g入路逐級擴大成形
第四步:置入工作套管及內鏡
置入7mm金屬鉛筆頭+工作套管,及內鏡系統(tǒng)。
第五步:神經根減壓
置入內鏡后,以髓核鉗清除突出的椎間盤組織。調節(jié)水流灌注速度止血,及用雙極電凝來止血。在屏幕中可見黃韌帶,其下為神經根,白色組織為椎間盤。
術中減壓后神經根清晰可見
摘除的髓核組織
第六步:減壓
當見到神經根隨心跳出現跳動,并且移除的突出椎間盤組織與 MRI 所見量相當時,即認為減壓已充分。
第七步:縫合
移除工作套管前,在神經根周圍區(qū)域用適量糖皮質激素以緩解疼痛。移除工作套管,普通絲線縫合一針。
4.椎間孔鏡術后注意事項
注意休息:患者要保證休息時間的充足,盡量選擇臥床休息,避免劇烈運動,以免造成手術傷口的撕裂,影響身體的恢復。
清淡飲食:患者在椎間孔鏡術后要盡量以清淡的食物為主,避免過于辛辣、寒涼、生冷以及刺激性的食物,遠離煙酒,可以適當的吃一些維生素豐富的蔬菜和水果之類的,多喝熱水。
注意局部衛(wèi)生:以免引起局部感染。
定期復查:加強腰背肌鍛煉。穩(wěn)定期前三個月(術后3-6個月)的運動方式,不負重緩慢下蹲,左右側屈、前屈后伸的腰椎活動,量力而行、逐步增加活動范圍。